4月22日上午,生化学院举办“生化大讲堂”第十五期学术交流会,本次大讲堂特邀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温珍海研究员作题为“混合电化学能源”的学术报告。学院院长曹雪波教授主持会议,全院师生50余人到场聆听。
温珍海研究员首先阐释了电化学能源体系中的2个关键科学问题:即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阴/阳极电化学热力学性质与动力学速率不协同问题、阴/阳极还原氧化反应各自适宜介质差异问题。围绕以上问题,温珍海研究员着重介绍了其领衔的课题组近期做的三方面工作:一是通过构建不同的电化学性质离子为阴、阳极载流子的混合电化学能源体系,协调阴/阳极电化学反应的媒介环境,提升活性物质分子电极反应的热力学活性和动力学速率,从而显著提高了相关电化学能源器件的性能;二是通过设计构建阴/阳极之间具有pH梯度的混合电化学合成体系,既优化了阴/阳极反应的介质环境,又能通过利用电化学中和降低电化学合成过程中的电耗;三是开发了以不同离子为载流子的水系电池和有机电解液电池,突破了传统电池电化学工作电压窗口限制瓶颈,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工作电压和功率密度。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踊跃提问,温珍海研究员耐心地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
据悉,温珍海是中国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福建省氢能关键材料和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电化学能源关键电极材料及技术领域的研究。以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他引25000余次,h-index为87;授权15项中国专利和1项美国专利;2018-2022年度连续5年入选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获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德国洪堡学者、卢嘉锡优秀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福建省百人计划等荣誉。